唐朝宰相遇刺身亡,头颅被提走,财物却分文不取,凶手意欲何为?

2023-08-03 04:58:30来源:顶端新闻

公元815年6月3日清晨,天刚微微亮,长安城的街道寂静而又冷清。


(资料图片)

当朝宰相武元衡早已醒来,起床穿衣,洗漱完毕,骑上马,带着几名随从走出府邸,前往大明宫上朝。

一行人刚行至靖安坊东门,遇上刺客伏击,数十支利箭嗖嗖射来,灯笼被灭,眼前立刻漆黑一片,武元衡及其随从乱作一团。

刺客们拔出利剑,一拥而上,朝他们近身攻击,刹时间街头一片喊杀声,惨叫声,不时有人倒地不起。

一阵激烈的打斗之后,刺客们最终将武元衡砍于马下,割去头颅,扬长而去。

通化坊,御史中丞裴度同样遇到一伙刺客的突然袭击。

随从们拼死护主,裴度仍然躲闪不及,身体被刺客们凶狠无比的刺中三剑。

第一剑砍断了他的脚部靴带。第二剑他的背部被刺中,流血不止。第三剑他的头部被砍中,因为惯性,一下子跌倒在街道水沟里。

一名刺客正欲上前补刀,随从王义奋不顾身,冲上前来迎敌,不料几个回合下来,左臂不幸被刺客砍掉……

刺客们见裴度的几名随从如此勇猛,无心恋战,瞥见裴度倒在地上一动不动,误以为他已身亡,赶紧匆匆撤退了。

几名随从不敢穷追,回头查看裴度伤势,幸亏当日他头上戴有厚毡帽,剑砍下时挡住一部分力道,让脑部伤口并不深,只是昏迷而已,连忙将其背回裴府。

同一日,大唐两名朝廷重臣在上朝途中遇袭,一死一伤,实属罕见。消息迅速传开,顿时震惊朝野,轰动整个长安城。

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,竟敢派人行刺?此案背后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?!

唐宪宗李纯行至紫璇门,突有一名侍卫匆匆前来禀报,言称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,御史中丞裴度重伤昏迷。

听罢,唐宪宗不由大惊失色,有些不敢相信,追问几次,才确信并非虚报,顿时心情跌落谷底,悲痛不已,再也无心上朝,遂命人知会文武百官当日休朝。

午时,延英殿上,唐宪宗坐立难安,担心刺客知道裴度幸免于难,再度行刺。于是紧急调派一队卫兵赴裴度府邸,日夜巡逻,加强保卫,确保万无一失。

同时,令人传唤韦贯之、张弘靖前来商议对策。不料,两位宰相似乎心存顾忌,对于当前局势不敢多言,一直沉默不语。

唐宪宗大失所望,将两人痛斥一顿,转身拂袖而去。

事实上,唐宪宗对于两起案子的幕后元凶亦心中有数,认为肯定与藩镇脱离不了干系,这又是为何呢?

自安史之乱后,大唐帝国由盛转衰,各地藩镇雄踞一方,虽然名义上还是大唐皇帝的属臣,但他们实际上却早已脱离了控制,不仅独揽一方军政大权,甚至以武力要挟朝廷。

前几任皇帝对于各个藩镇的态度,基本上都是“姑息取安”。为了避免与藩镇发生强烈冲突,均是采取大事化小、小事化无的策略。

唐宪宗登基之后,一改以往态度,对于藩镇不再放纵宽容,要求他们听命朝廷,并曾经多次出兵讨伐藩镇。

807年,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起兵叛乱,唐宪宗再次派兵出征讨伐。不料,淮西战事持续了8年之久,双方始终僵持不下。

此时,朝廷官员们开始对战事有了不同想法,最后就划分出了两派阵营,即“主和派”与“主战派”。

主和派认为淮西战线拉得太长,战事旷日持久,导致国力日渐空虚。最让人担忧的是,最新的战报传回来,让人心惊胆颤。

因遭遇敌军突袭,前方供应粮草的地方被放火烧毁,尤为损失惨重,前线将士军心不稳,不宜再战。

主战派认为吴元济统领的淮西是块战略要地,面积虽不大,但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。

它的西北方向是东都洛阳。东北方向则是汴州,此处是大唐运河交通的关键所在地。

况且,吴元济此人一贯飞扬跋扈,目无朝廷,心存反叛之心,如果不趁其兵力疲惫之时,一举将其拿下,将来必定成为心腹大患。

双方似乎均有道理,让唐宪宗一度犹豫不决,不知该讲和,还是继续打下去。

当前而言,绝大多数朝廷官员都赞成主和,而主战派实际上只有武元衡和裴度两人。如今他们两人均遭刺客行凶,自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嫌疑最大。

按照惯例,唐宪宗要在第二天早朝听取群臣们的建议,然后再下诏书缉捕刺客,却没有想到大臣们的意见却大大出乎意料。

唐宪宗幼年时,曾遇上泾原兵变,侥幸逃过一劫。皇族七十余人却因未及时撤离,集体惨遭杀戮,因而,从小就对于叛军十分痛恨。

即位后,唐宪宗渴望重新恢复昔日大唐荣光,一直不遗余力推行削藩政策。武元衡和裴度就成了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。

之前的整个平叛战争均是由武元衡一手运作,对于整个战争形势最为清楚,并有全方位的思考,也是唐宪宗最为倚重的助手。

然而,现在武元衡被杀,身首异处,连头颅都找不着了,如果不严惩凶手,如何告慰他的在天之灵?!

第2天,早朝,唐宪宗刚问及昨日的凶杀案,几名大臣突然就跪地请示:声称武元衡一案,他们已经查明真相,实乃是天意所为。

唐宪宗满脸疑惑,有些哭笑不得,连忙询问缘由。

大臣说道:“武元衡遇刺之前,一首民谣早已传遍长安城,大家都在唱:打麦,麦打,三三三,武了也。”

即在打麦时节,城内要出大事情,一个姓武的人,恐怕要在六月三日这一天遭遇不测,如今果然灵验了,实属天意不可违。

其次,近日司天台监大人夜观天象,数日均有异象出现,国家恐将面临巨变,请圣上三思而后行。

唐宪宗听罢,气得脸色铁青,怒斥:简直胡说八道!因为过于生气,一下子竟然说不出话了。

此时,兵部侍郎许孟容实在忍不住了,遂站出来进谏:“臣昨夜在家中收到一张字条,乃是刺客所送,上写八个字:“勿缉捕我,小心脑袋!”,他们真乃胆大包天!如不将他们捉拿归案,必将是朝廷之耻!”

唐宪宗顿时明白了,看来大多数官员都收到了刺客的恐吓信!所以才横加阻扰,事实上是贪生怕死,想要保全自己呢。那他们的建议不听亦无妨!

于是,唐宪宗当即颁布《捕杀武元衡贼诏》,但凡擒获刺客者,赏钱一万贯,授五品官。有胆敢藏匿贼人者,全家诛杀。

诏令一经发布,长安城随即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搜捕。

官府对于搜捕的力度可谓不遗余力。京城之内,官兵到处明察暗访,无论是皇亲国戚,或是何等显贵的身份,只要家有腹壁的,或是轿子上有隔层的,均要接受检查,一律不能抵抗命令。

很快,案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官兵查案时,在成德进奏院,抓到了8个犯罪嫌疑人。

他们均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手下,但有人举报,近日他们行迹可疑,鬼鬼祟祟,并且人人都会武艺,身形也与刺客们极为相似。

所谓进奏院,就是藩镇在长安城设立的办事机构。它的主要功能职责是把皇上的一举一动,或是朝廷的主要决策都及时反馈给地方。

同理,如果藩镇需要给朝廷官员做些打点,如给官员送礼,让其在皇帝面前说好话,或是需要官员通融等等一些事务,全都由进奏院完成。

这样一来,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就成为了杀害武元衡的幕后黑手,至少成为了重点作案嫌疑人。

唐宪宗征伐淮西,其余藩镇均上书表示,愿意归顺朝廷。只有平卢、成德等几个藩镇依然顽固,丝毫不听朝廷命令,不肯上书表明意愿。

如今淮西战事正酣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以大唐朝廷的兵力和财力,继续打下去,淮西肯定是难以招架,往后胜利的天平将会逐渐向朝廷倾斜。

因而,等到朝廷腾出手来,下一个要征伐的对象将是平卢,或是成德。所谓唇亡齿寒,王承宗自然也深谙此理,同样非常紧张淮西的战事。

综合以上分析,王承宗的杀人动机也就昭然若揭了。

据各驻地的官员禀报,王承宗为了阻止朝廷继续打下去,经常暗地里派自己的军队,或者是士兵、家丁发起袭扰,其目的就在于扰乱朝廷的视线,分散朝廷官员们的注意力,不让朝廷那么快就结束淮西之战。

王承宗还特别针对武元衡,多次上书诋毁武元衡,想要离间他与唐宪宗之间的关系,甚至还曾派人到他府上行贿。

据宰相府的家丁表示,武大人遇害前一天,王承宗的心腹尹少卿带着大量的礼物,前来府里拜访。

两人曾在房间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。离开武府时,尹少卿仍然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,而他所带的那些礼物,也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。

当天晚上,武元衡心绪不宁,似乎有很多心事,为了排解自己的情绪,还在书房写了人生最后一首诗。

“夜下喧暂息,池台唯月明,无因驻清景,日出事还生。”

意思就是说,夜已深了,白天的喧嚣过去了,唯有那明月高悬于夜空中照着池台,没有任何具体的原因,就是想让自己在这清静的环境里停留片刻,可是到了日出之后,事情还是会发生的……然后第二天武元衡就遇害了!

唐宪宗对于王承宗没有任何好感,目前他的嫌疑又最大。因而,即使没有掌握更有力的证据和线索,心里还是认定幕后凶手就是他!

6月28日,即武元衡遇刺害25天之后,长安城的人们早已被案子搞得人心惶惶,痛斥查案官员兵办事不力。

唐宪宗为了安抚人心,选择了尽快结案,认定成德进奏院的8名犯罪嫌疑人就是凶手,下令将他们斩首示众。

后来,唐宪宗还发表了一封《绝王承宗朝贡敕》,昭告天下,大意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杀害宰相武元衡。

虽然罪恶滔天,但考虑到成德百姓的利益,给王承宗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朝廷仅仅断绝成德的朝贡,暂时就不出兵讨伐了。

由此,这起轰动一时的遇刺案也就宣告结束了。

不久,唐宪宗突然就收到洛阳东都留守吕元膺的一封加急密报,让他大感意外!

吕元膺在信里禀报,其实派人刺杀武元衡的元凶并非王承宗,而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!

这样一来,让武元衡遇刺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。

原来,李师道与王承宗一样四处派人搞突袭,想搅乱整个大唐的政治格局。

近年来,李师道就在洛阳办事处机构养了很多士兵,打算去袭击洛阳城的官署机构,借机在洛阳制造一个比较大的混乱局面。

眼看一切水到渠成,手下叛军内部却出现了一点问题。因为一件小事,处罚了两名军将,这两人实在气不过,趁机愤然转而投奔朝廷了。

谋反之事,非同小可。吕元膺听到下属禀报,随即亲自带人去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办事机构进行搜查。

不料,一行人刚到门口,还没进入大门,里面不由分说就开始胡乱射箭,吕元膺一见这阵势,确信对方想要谋反无疑。

随后,吕元膺调兵遣将,集结城内重兵对叛军进行围剿,很快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,并且擒获了叛军的首领,可谓是大获全胜。

吕元膺随即对叛军首领进行审问,却在审问过程中意外得到另一个重大消息,那就是派人杀害武大人的真凶,不是王承宗,而是李师道!

唐宪宗对此颇为恼怒,欲调集重兵对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大力讨伐。早朝时,就与朝廷众大臣进行商议,让他们各抒己见。

恰逢裴度伤愈回归,站出来直言进谏,此时淮西战事尚在进行,让朝廷财政负担愈发沉重,若是派兵征讨李师道,无论是兵力、粮草等诸多方面,恐怕都难以为继。

唐宪宗听罢,认为裴度所言极有道理,那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如今是强弩之末,此时因尽全力将其剿灭,切不可掉以轻心,日后再收拾那李师道也不迟。

于是,唐宪宗虽怒气填胸,还是决定暂时将计划搁置,容李师道多逍遥快活一段时日。

朝廷主和派大臣依旧固执己见,希望朝廷罢兵休战,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折,建议罢免裴度职务,认为这样就能停止战争,借此机会安抚吴元济等人归顺。

唐宪宗阅罢,不由勃然大怒,说:“若罢(裴)度官,其奸谋得逞,朝纲无复纲纪,吾用(裴)度一人,亦足破二贼!”

随后,唐宪宗不仅没有罢免裴度,反而任用他为宰相,主持淮西战事。

裴度见圣上如此赏识自己,遂主动请缨,以必死之心赴淮西战线督战。临行前,对唐宪宗说道:“臣若顺利破敌,必有面圣之日,如若不成功,定无归阙之期。”

唐宪宗闻言,有感于他的忠勇之心,当场流下了眼泪。

淮西前线,裴度的统筹谋划给了将士巨大的鼓舞,原本一盘散沙的官兵同仇敌忾,开始连连告捷,竟然逐渐占据了上风。

忠武节度使李光颜早年曾受裴度提携,为报知遇之恩,主动率军从北线对吴元济的淮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

吴元济无奈,只好将军队主力调往北线应战,这使得淮西南线兵力空虚,防守阵线出现了比较大的突破口。

元和十二年,李愬将军主动请命,率领一万精兵冒着风雪夜袭蔡州。吴元济猝不及防,调兵回援已来不及,只能硬着头皮率部厮杀,结果身陷重围,最后被唐军生擒。

自此,淮西历经30多年的割据叛乱终于被平息了。

一石激起千层浪,淮西平定的消息,让大唐其它有叛乱想法的藩镇首领惊恐万分,纷纷上书朝廷请求原谅。

尤其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,上书唐宪宗表示,希望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,并主动向朝廷献出德州、棣州的两座城池的管辖权,随后还将两个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。

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见势不妙,也上表表示愿意归顺,但时隔不久,突然又反悔了!

元和十三年,唐宪宗一怒之下,联合各路藩镇大军集体讨伐李师道。一年后,李师道寡不敌众,陷入重围,导致军心涣散,发生了内乱。

部将刘悟带领手下亲信,趁乱将李师道父子斩杀,然后将两人首级送到长安,表示愿意投降归顺朝廷。

自安史之乱以来,唐朝持续六十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,就此消失不见,一度迎来了短暂的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的时期,史称“元和中兴”。

大唐派大将田弘正前去接管平卢,搜查李师道的各种公文书档之时,发现了对刺杀武元衡的刺客王士元,以及被收买放走王士元等人的潼关等地官吏的奖励。

田弘正立刻带人抓捕王士元及党羽共16人,押往长安城,交由京兆府和御史台审讯。

后来,据王士元招供,当时王承宗和李师道都派了刺客,欲将主战派大臣武元衡和裴度一举刺杀。

当天清晨,王承宗派的刺客先行到达,动手杀了武元衡,刺伤了裴度。他们晚到一步,只好回去复命时谎称是自己杀死的,然后向李师道邀功请赏。

唐宪宗鉴于两人皆被平定,不愿节外生枝继续深究此案,直接下令将王士元等人处死,自此才算是全部结案。

后来,唐宪宗迷上了道士的丹药,追求长生不老之术,逐渐变得狂躁易怒,听不进大臣们的谏言,大唐终究没有逃过历史的轮回。

裴度因直言进谏,也被唐宪宗贬去外地任职。临行前,他前去武元衡坟前辞别,话未出口,两行眼泪就忍不住夺眶而出……

标签:

上一篇:公司被吊销后是否可以恢复
下一篇:最后一页